专家新论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新论/ 正文

吴爱琴教授:心内科心身疾病的识别与干预

专家简介:吴爱琴教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行为医学、心身医学专业学会主任委员、精神病学会副主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及《中国临床精神病学杂志》编委。1998年被授予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6年10月14日第22届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暨心身医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吴爱勤教授进行了有关心内科心身疾病的识别和简单干预相关原则的精彩讲座。
 
吴教授指出,我们人体离不开心理,离不开情绪。任何一个患者来医院看病都有情绪障碍,患者感觉到不安全,不放心和对自己症状的不确定,因此,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心身疾病并能正确识别。
 
心内科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脏,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绪
 
吴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目前临床诊治已逐渐从传统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在的临床心内科医生也应该转变相应的态度,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心脏,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因为心内科患者产生的情绪障碍最多。心脏既是循环和动力器官,也是情绪和内分泌器官。心脏病患者最易伴有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障碍,且临床医生做任何临床检查都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说明患者的疾病并不仅仅是躯体主诉,还有心理障碍。
 
心血管疾病常有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MUS),如心律失常患者在治愈后心悸仍然存在,而抗焦虑抑郁后症状就消失了;支架解决了冠状动脉病变,但胸闷症状仍然存在,而抗焦虑抑郁后症状消失;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后,仍然有头晕、疲惫、精神不振和失眠等症状,而抗焦虑抑郁后症状消失。这些无法解释的医学症状仅仅是冰山一角,隐藏在心身疾病后面的是强大的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忽视患者的心身障碍将导致医生漏诊、误诊,患者治疗无效或治疗错误,消耗过多的医药资源和引起医患关系矛盾问题。
 
抑郁焦虑与心内科心身疾病的关系及机制
 
对于心理因素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及机制,吴教授做了详细的说明。
 
他谈到,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抑郁和焦虑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后果;
抑郁和焦虑可能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转归;
抑郁和焦虑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抑郁和焦虑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抑郁焦虑可引发多重心血管疾病病理改变。抑郁可使血小板凝集功能增强,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脏植物神经质张力改变,对医嘱的依从性降低,拒绝改变生活方式从而导致冠心病死亡率增加。可能主要通过以下神经-内分泌机制起作用: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LC-NE)能神经元/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系统;
肾素-血管经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
内皮细胞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等机制促使血压升高。
 
心内科心身疾病的识别与诊疗     
 
吴教授指出,在临床诊断心内科心身疾病时应注意以下线索:
1.自己写一张病情介绍唯恐漏掉症状。
2.主诉“八年了,我的病很复杂”。
3.携带各种大量检查单据。
4.奇怪的主诉: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大便、心跳,腹部块。眼裂不对称、鼻翼大小等、舌苔厚、肛门不适、咽部不适。
5.候诊不耐烦,频频扣门。
6.全身各处不定位的疼痛,又难以用某种疾病解释,镇痛剂无效。
7.明显的失眠(早醒),情绪不稳定(烦躁、焦虑或想哭,压抑、乏力)-最重要最易被临床各科忽视。
8.心理压力、内心矛盾、生活事件。
9.有些患者易告状医护人员。
有以上线索时应注意心身障碍的存在。临床中对心身障碍诊疗主要有六个步骤:
1.排除可能存在的内科疾病诊断;
2.排除精神病,抑郁症、共病;
3.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制定治疗目标;
5.共情、心身咨询解释、提供有限的保证;
6.坚持定期复诊。
 
知道什么人患病比知道病人患什么病更重要
 
在会议最后,吴教授强调: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知道什么人患病比知道病人患什么病更重要。
 
寻求疾病本质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在找到本质之前,不可忽视对关键症状的处理,诊断是医生的标签,不断动态变化,不变的是我们面前的病人的痛苦冲突和心身症状,有时解决当下问题比看好病更现实,心内科医生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要注重整合治疗,即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重视心身疾病并能正确识别,从而让患者感到安全、放心和确定。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