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中医/中医健康/ 正文

中医预防 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心脑血管病属于终身性疾病,虽然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很多,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如能及时施救,能够很好挽救病人生命。郝主任指出,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气滞血阻所致。
 
《素问·痿论》谓:“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则谓:“诸血者皆属于心”。脉为血府,与心相连,使血畅流脉中,环周不休。若外感寒热,邪伤气血;或情志不和,气滞血阻;或生活失节,痰淤内生阻脉,或久病气弱,均可致使气血失衡。脉中血行受阻,淤阻脉道,则发胸痹心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则发惊悸。
 
若气机逆乱,上冲于脑,则见眩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若淤血上停于脑,阻于脑络,则见突然言语不清、半身不遂或身体麻木等症状。脑病多因六淫七情所致,外感内伤之邪均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常,不仅可使气血逆乱与失衡,而且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而发脑病。
 
中医的优势是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议心脑血管患者采用中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及早关注心脑血管疾病,不要等到有病才治。
 
出现以下五种症状应及早就医莫耽误
 
1心慌,胸闷,憋气,四肢无力,心烦意乱,或失眠,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健忘,易怒,冷汗,视力不清。
 
2瘫痪、偏身感觉障碍,站立不稳,平衡能力失调,眼球转动不灵活,偏盲。
 
3小便频或失禁,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意识障碍,说话不利索;看物体突然不清楚。
 
4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5有的人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易延误病情判断,如有的人会牙痛,胃腹痛,或非相关部位痛感及不适,也需及早就医。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四大注意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非常大,提前预防非常关键:
 
1膳食均衡,进补适宜。膳食不均衡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饮食一定要营养搭配合理,吃饭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另外,运动少,补充热性食物和滋补过盛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秋冬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2心理平衡。忧郁、焦虑、悲观的情绪,精神压力,以及大笑等都会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情绪激动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因此应心平气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3劳逸结合,作息规律。疲劳和晚睡熬夜会打乱心脑血管生物钟,造成身体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血脂的新陈代谢。
 
4适当运动。运动量少可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当运动,但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