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中医/中医健康/ 正文

你不知道的中医养生秘密:药补、食补不如“神补”

人们提起调养身体,都会不自觉的想到时令进补、运动以及药物调理等。其实你不知道一个秘密: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这说明只知加強营养,不慬养神之重要,是难以健康长寿的。所谓的“神补”即调情志。古时养生家把养心神、调情志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寿世青编》曰:“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几一半则全不系药方,唯在心药也。”所谓“心药”,就是调情志,也即现代所说的心理治疗。
       
《医钞类编》也说:“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也就是说,养神要从容温和,排除杂念,驱逐烦扰,专心致志,精神静谥,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乐观愉快。所以养神、调情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WHO指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也就是说所谓健康之人,必须具备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忽略了精神的调控作用,“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加之起居无节,只能“半百而衰”。
       
情志失调的损伤往往是生活中人们不经意形成的,绝大多人总是在疾病发作后,去找医生诊疗时,医生的一席话,才醍醐灌顶,原来曾经的过度紧张,过度疲劳,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嗜好,都是现在的“病因”,“自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己无形中承受了自己种下的“病果”。北魏“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说:“害成于微,而救治于著”。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在一切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也就是中医的情志失调。医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胃肠疾患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各种头痛患者中心理性因素引起的头痛占80-90%。长期情绪忧郁,恐惧悲伤,嫉妒贪求,惊怒激昂,或情绪紧张的人比精神状态稳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哮喘、慢性胃炎、青光眼等,妇女还容易引起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由于七情过极而致死或疾病缠身的事例屡见不鲜,《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个典型实例。


      
《养生论》记载:“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神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从中可以看到养生“五难”中有“四难”是属于精神类的范畴。
      
要克服这些养生难点,就要做到“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1.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古人云:“养生莫若养性,养性莫若养德。”所谓养德,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只有少自私自利,多助乐于人,才能心胸开阔,开朗乐观。
      
2.适度释放情绪:除了正确对待现实生活的各种镜框,得失,名利不过过眼烟云,努力过,得之我幸,努力了,失之他幸,培养宽宏大度,襟怀坦白的品质。情绪释放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它可以让郁结在胸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求得精神心理上的郁闷、压抑的觧脫。


 
3.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爱好,寻找精神寄托,怡养心志,舒畅情怀。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幸福和满足感,以驱除心中烦恼。如音乐欣赏,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垂钓及外出旅游等。
      
4.调息调情志:就是通过调节呼吸修炼自己情志,除了运动调息外,生活中也可运用如调气、补气、行气、屏息方法达到调节情志的作用,进而起到神补作用。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