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科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临床/心身科/ 正文

慢病易伴发抑郁情绪,临床诊疗工作应如何开展?


 
我国从80年代以来,居民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已逐步由传染疾病向慢性疾病模式过渡。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长期患病,患者注意力和兴趣变得狭窄,感到患病给个人、家庭及他人带来负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失去信心,呈现出抑郁、自责、退缩、厌世等症状。据统计,抑郁障碍在所有住院患者中达22%~33%。中风后的前2周内达47%,在心肌梗塞发生后的数日内达45%,在心肌梗塞后3~4月达33%,癌症患者抑郁障碍的并发率达33%~42%。而在其他躯体疾病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也比较高。在慢性患者中自杀者比例远高于一般人群。国外有研究显示,慢性疾病患者中有30~40%有不同程度的厌世绝望感,而正常人中仅有4%;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厌世感出现比例更高,有的几乎经常产生自残自杀的念头。


 
慢性疾病的种类、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等不同程度地影响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反应。而自身敏感性和内向投射是慢性疾病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
 

首先,慢性疾病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过于敏感,只要出现一些细小的变化,他们都能去放大不良感受,往往他们的心理反应程度和躯体的实际症状一般都不相符,这使得他们把自己的躯体疾病看得严重,对控制和治疗自己的病情缺乏信心。

其次,这类患者自我压制,压抑不能接受的观念、感情和冲动,患病后责怪自己,感到患病给他人带来了麻烦,把自己看作是家庭的累赘,是社会的负担。于是他们便出现了抑郁、自卑、自责、后悔、退缩等很多负面的情绪、行为和想法。有的甚至以自杀的方法来结束生命,从而摆脱慢性疾患的痛苦和折磨。


 

不同的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情况都有独自的特点,但躯体疾病常并发的抑郁障碍常常不易被识别,有时即使被识别,也可能没有采取及时与恰当地治疗。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各个方面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不仅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还能改善其躯体疾病的预后,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

1.躯体疾病并发抑郁障碍的及时识别。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对就诊的慢性疾病患者的心身症状进行系统、综合地分析,辨别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不能充分把握的患者,应及时将其转诊至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和误诊。




2.及时而合理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对慢性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肯定,因此,对这类抑郁症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药物治疗。在躯体疾病的发展期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在综合医院中屡屡发生重症患者的自杀行为,事实上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尚未识别或未经及时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

3.审慎而专业的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以及其他心理治疗方法均应由经过训练的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在进行严格的评估基础上而进行。在确保自杀风险能够有效控制,抑郁程度有所减轻的前提下,心理治疗才能配合药物治疗规律的实施。



 
4.加强心理卫生的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由于很多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卫生的偏见和不了解。一部分就诊者在向医生叙述病情时,缺乏相应精神症状的主诉,这样也就造成了抑郁障碍的漏诊,延误了病情。因此,这就意味着我国对公众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亟需加强。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