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中医/中医心理/ 正文

心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


 
情绪与心身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反之,不良的情绪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我国中医学早已认识到不良的情绪状态与健康的关系。如《灵枢》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虽然认识尚属初步,并没有像心理学科那样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进一步探讨与中医学有关的情志调节理论知识,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学情志理论,进而指导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没有“情绪调节”这一名词, 但在《内经》中却蕴含着情绪调节的原始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指出五脏之精气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 对外界某种刺激的调节能力就会减弱, 而出现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 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曰:“此言五脏既虚, 故精气并之,则志不能禁也”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主要与心、肝两藏关系密切, 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 阐明了心、肝两藏功能失常对情绪的影响。另外, 五行相胜也对情绪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今天,我们先为大家分享的是:心对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的中医理论,以及国内专家在此方面做出的相关研究。

中医学认为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所藏之神, 既包括广义之神, 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包括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感性格活动。说明心对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心对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是以心主血脉为基础的,血是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主要物质支持。如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依赖血液的营养,只有在血气充盛、血脉调和的前提下,人体才能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反之,血液亏耗,血行异常时,则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病证,如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等。《医林绳墨》说:“夫人身之血气也,精神之所依附者, 并行而不悖, 循环而无端, 以成生生不息之运用… …故血乱而神即失常也” 。故 《灵枢·营卫生会》说:“ 血者, 神气也。” 而主血脉又是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


李舒健在长春中医学院报发表的《浅析“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指出,心对精神情志活动调节的实质是以调节全身血液循环功能为基础的,以心神为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进行信息处理整合。有实验表明,心脏可根据人体的需要来控制其他器官的血量调整,松弛血管影响血压,同时心脏还具有分泌“心激素”的作用。心激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心房分泌的多种肽类激素,这种激素能将心的指令传到全身,包括大脑,使人具有整体的协调功能;同时还能帮助大脑思维,一旦缺乏,人就会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心的阴阳平衡失调时,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则会出现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病证。正因为各种神志病证的产生与心相关,所以临床治疗神志病证时, 主要从心入手。如心血不足、邪热扰心、痰蒙心窍、痰火扰心等证出现的神志异常,运用补血养心、清心凉血、涤痰开窍、宁心安神等法,皆取得较好疗效, 并且所用之药大都是归入心经,如熟地黄、栀子、琥珀、牡丹皮、菖蒲、生地黄、当归、夜交藤、柏子仁、朱砂、麝香等。张世筠《从心论治抑郁症49 例》仅用三味入心经的药栀子、莲子心、合欢皮, 结果总有效率95 .9 %。可见心对情志活动的主宰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内容摘自文献《中医对情绪调节的认识》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