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临床/儿科/ 正文

科普|儿童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心理如生理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任何时候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如果引发的不良的生理反应持续过强过久,就会导致躯体的损害,甚至造成器质性病变。据英国Garralda 1987年报导,在儿科住院病例中有33%出自心理问题。
       
目前,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同加拿大生理学家Han Selye于1940年提出的“应激理论”。认为心理应激是心身疾病产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应激”原意是“对刺激的反应”,指各种不良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如伴随的心理生理反应。由于不良环境和个体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导致的心身紧张状态(焦虑、恐惧、紧张、愤怒、抑郁……)。这种状态通过非特异性生理学变化引起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发挥作用。心理应激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适当强度的心理刺激可以提高机体警觉,促进人们应对和适应环境的挑战,提高自身应对能力并维持心身健康。然而,突然强烈持久的心理刺激可以降低机体的应对能力,造成疾病的勿患状态,从而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精神和躯体的疾病。
       
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物,叫应激源。人类常见的应激源包括:㈠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灾害等),㈡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经济地位、社会风气、战乱等),㈢家庭环境(父母离异、失去双亲、寄养等)方面。对于儿童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良的教育方式影响较大。如父母离异,双亲关系紧张,使儿童内心长期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失去双亲或长期寄养也会造成儿童持久的心理压力。现在,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均发生改变。过分的溺爱、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缺乏独自生活能力。反之,由于竞争激烈、出人头地、望子成龙的期盼,又造成家庭和学校的高负荷教育。长期超乎实际能力的要求,使儿童长期处于高度的心理应激状态。
       
心身疾病的症状包括:心理应激、情绪反应、功能障碍如组织结构改变等方面。其中,情绪反应是心理应激中的突出表现。如愤怒、恐惧、惊吓、焦虑、忧愁、抑郁等。由于儿童不具备成人语言能力及思维特点,心理障碍常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达,如婴幼儿在愤怒和惊吓时,出现呕吐、腹痛,特别强烈的刺激可致肌肉紧张,如屏气发作。作者曾见一幼儿因做化验采血,哭泣突然终止约三十秒后出现口周紫绀、四肢抽动的危急状态。
      
心身疾病可涉及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多个脏器,不同年龄段又各有不同。在婴幼儿时期,反复发作的腹痛呕吐、屏气发作很常见。学前和学龄儿童多有支气管哮喘、心脏的神经官能症(没有原因的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神经性尿频、神经性厌食、单纯性肥胖、消化性溃疡……以支气哮喘为例,Williams 1975年研究487例各种年龄的病人发现促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中,外源性过敏因素占29%,呼吸道感染占40%,心理因素占30%。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的病程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病例占7%。临床实际观察也证明,不少儿童哮喘仅在家中发作一到学校就不再发作或减轻发作。原因可能是母亲的焦虑、忧愁情绪和病儿在家中受到特殊的注意和照顾等心理影响起重要作用。Green曾报导一例对向日葵有过敏的哮喘病人,有一次参观画展,看到一幅田野风景画内有一片向日葵立刻就引起哮喘发作,这是“心理过敏”的生动事例。
       
心身疾病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个方面。具体治疗时要有所侧重,有的以心理治疗为主,躯体治疗为辅;有的以躯体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但所有的病例都必须把这两类治疗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疗。心理治疗大多为支持性的,应让家长和病儿了解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使用解释性的心理治疗,促进他们对疾病的了解,主动乐观地对待疾病,可促进伤病迅速康复。积极调整环境、改善家庭气氛、改变饮食习惯、加强锻炼。现在,各种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心理治疗已广泛运用于心身疾病。躯体治疗,往往要采取药物或其他特殊治疗,缓减症状、减少发作、缓和已形成的紧张状态。加强医患关系,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大变革时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更加密集,各种问题如交通、住房、医疗、条件……接踵而至。新旧体制的交替、新旧观念的冲突均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儿童是终身健康的奠基时期,任何不良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身疾病,影响到成年的健康,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未来,所以儿童的心身健康应引起高度关注。
       
关注儿童心身疾病必须首先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从优生优育抓起。
       
儿童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重视先天素质的优劣,做好婚前检查;避免近亲和有遗传性疾病的人结婚,避免早婚早孕,做好孕期保健、注重胎教……非常重要。
       
从初生到三岁,是生命过程的重要阶段,父母的爱抚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营养。母乳喂养不仅是解决新生儿饥饿的生理需要,更是能让孩子饱尝母爱的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满足。母婴交往是婴儿知识、认知能力发展的首要基础。正是与母亲大量的、频繁的、时间最多的接触和交流中学得日常生活知识,形成最坚实的安全感和母子依恋。和谐而温暖的家庭气氛对形成小儿终生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有重要意义。
       
儿童除了生理需要和母爱依恋等需要外,还有从外部世界汲取信息的需要。适宜的信息刺激,会促进儿童感觉器的发展和智慧的增进,有益于心理健康。有人提出在一定的限度内,儿童通过感觉摄入头脑中信息量的多少与其智力发育成正比,而且接触事物的种类比接触事物的次数更为重要。当然,信息刺激又必须适量,超过限度不但无益,反而有碍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人曾对婴儿丰富多彩的超量刺激孩子竟烦躁不安,哇哇大哭。同理,有人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过多地增加刺激量都是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害无益的。
       
学前和学龄儿童是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时期。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在思想上、生活上做好入学的准备,避免适应困难,使他们向往学校、热爱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培养一切听从大人嘱咐,按大人意图行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旦没有大人指令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见解,没有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淘气”的孩子并非坏事,这种孩子兴趣广泛,知道的事较多,思考问题灵活,路子更宽,心理发展比较健康。不要给孩子“加码”,额外增加学习内容,逼着孩子去争分数争名次,实际上分数高低并不能显示其智力水平。要鼓励孩子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参考文献
[1][4]李心天.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第46页293页.
[2][3]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江苏特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5页第329页.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