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健康/疾病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心身健康/疾病/ 正文

你知道吗?“生病”有时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在以不同形式表达她们的存在和存在的艰辛,生病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有身体的疾病,也有心理的疾病,身体疾病可引起心理的反应,心里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身体的反应,二者是相互影响的。那么有一些躯体症状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们主要由心理情绪问题引起,或者说心理情绪问题用躯体症状来表达,这就是所谓躯体化的问题。Kleinman认为躯体化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从临床上看,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临床类型,躯体形式障碍还包括疑病性神经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临床类型。其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躯体症状的出现和持续出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时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认为其疾病是躯体性的,要求进一步检查。由于结果常使患者失望,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


 
心理动力学对躯体化的论识
 
(1)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性行为

精神分析认为,婴幼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在语言上进行交流,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主要在躯体水平上做出反应。那么遇到焦虑、恐惧时,个体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模式,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躯体行为语言,若婴幼儿的焦虑、紧张以及需要,长期和严重地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那么躯体的不适和糟糕的感受会积存下来,留存在潜意识里,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患者感受到一种非理智的、神经质的躯体不适和焦虑,而且会促使去找原因,产生疑心和妄想。
 
所以我们说患者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并不确切,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是后来形成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2)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把躯体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如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减轻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情绪等,所以病人用躯体化症状是为了达到压制潜意识的心理目的。
 
(3)躯体化症状是为了得到继发性获益

有意无意的借着症状获得好处,是我们人类在社会生存中获得的聪明之一,通过疾病达到不上学、不上班,获许病退,得到劳保,避免指责和批评,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寻求别人注意和同情等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并非病人完全的有意伪装。
 
由于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并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诉说情绪烦恼常得不到倾听和支持,甚至被视为软弱无能,从而使病人发明大量的躯体化症状以达到“继发性获益”。所以躯体化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

 
 
中国文化与躯体化

中国患者更习惯向医生仅陈述身体症状,希望帮助解决身体不适。因为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克制、忍让、和为贵,因此在人际互动中尽量避免直接表露爱恨之情,而西方文化尊重个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回避倒视为不正常,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压抑情感,过多的压抑会导致恐惧、妒忌、自卑等各种神经症的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是神经质的、使人没面子而羞于表达的,所以势必导致个体更强的排斥、压抑和否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其结果是一方面压抑的情绪导致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他们正好用躯体化症状堂而皇之的去求医问药,从而避免暴露内心情感和冲突。
 
另外的原因,虽然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社会和医疗机构在逐步重视心理卫生,心理知识借助媒体正在大量普及,但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中国,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大量综合医院的医生和患者都不太相信谈话和交流就能治病,加上经济原因、学习工作繁忙和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心情,使人们有了身体不适(尽管可能伴有情绪问题)还是更愿意求助于内科医生,以一些较为直接、易于接受的躯体症状作为主诉,以便能在繁忙的医疗机构中得到最快捷的药物治疗。
 
“躯体化”往往被视为一张通向医疗服务的门票。
 
有关躯体化的诊断要点

在具体的临床医疗过程中,我们不可因为有某些心理因素而忽视了真正躯体疾病,以致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所以对于有躯体化倾向的患者固然要进行各种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但要考虑到躯体化障碍的存在可能性,在做检查上我们要遵循必需及舍繁就简的原则,过多的检查是不必要的,有时仔细的收集病史与体格检查比各种检验更为重要,更能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病人,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病人的躯体主诉,我们在诊断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诱发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医生启发下可能会充分暴露出来。
症状繁多,但含糊不清,涉及多系统,病程至少2年,患者为此而不安,到处求医或服药。
不断拒绝多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病变解释的忠告和保证。
症状和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
患者常借这些症状来应付精神压力,表达困扰,而家庭、学校、社会常间接地、不自觉地扮演了支持角色。
病人可获得“ 社会性收益”,而另一方面却又增强了原先的心理生理症状。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生病只是一种生理方面的病变,而新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它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迁延过程是社会、心理和躯体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生病不仅表现在躯体方面,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为了能够做出完整的诊断治疗,我们不仅要关注到病人的躯体主诉,也要关注到病人的情绪、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我们要善于和病人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在一个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对于躯体化的病人,要及早推荐他们作心理治疗,避免躯体化症状慢性化,以防止因为慢性化而影响到病人的人格和社会生活。
 
本文节选自论文《躯体化意义的探讨及诊断要点》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